物理性质
化学式:NaClO
电子式:
危险性类别:腐蚀品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皮肤接触吸收
健康危害:经常用手接触本品的工人,手掌大量出汗,指甲变薄,毛发脱落。本品有致敏作用。本品与盐酸混合放出的氯气有可能引起中毒。
环境危害:无明显污染。
燃爆危险:本品不燃,具腐蚀性,可致人体灼伤,具有致敏性。
英文名称2:hypochlorous acid
sodium sait
技术说明书编码:919:
食品安全国家标准:GB 25574-2010
相对分子量:74.442(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)
有害物成分:次氯酸钠溶液
主要成分:含量:工业级 (以有效氯计)一级13%; 二级 10%。
外观与性状:微黄色(溶液)或白色粉末(固体),有似氯气的气味。
酸碱性:强碱弱酸盐
相对密度(水=1):1.20
和草酸反应:H₂C₂O₄+NaClO=NaCl+2CO₂↑+H₂O
和盐酸反应:NaClO+2HCl=NaCl+Cl2↑+H2O(本质是氯气溶于水的反应平衡常数较小,为可逆反应)所以,家用洁厕精不可以和84消毒液混用,否则会生成氯气,可能导致中毒
生成次氯酸:NaClO+CO₂+H₂O=NaHCO₃+HClO
稳定性:不稳定,见光分解。
禁配物:还原剂、有机物和酸类。
避免接触的条件:光照热源
分解产物:2NaClO=光\热=2NaCl+O₂↑
注意事项
1.冲洗时不可加压,针头不可堵住根管,以免溶液超出根尖孔,损伤根尖周围组织。为了使药液达到根尖1/3处的根管,应在根管预备充分通畅后使用。
2.应新鲜配制,避光、避热、密闭保存。
3.浓度高时对黏膜有刺激。
操作注意事项:密闭操作,全面通风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,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,穿防腐工作服,戴橡胶手套。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。避免与酸类接触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
储存注意事项:储存于阴凉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、热源。库温不宜超过30℃。应与酸类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。
急救措施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。
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
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,就医。
食入:饮足量温水,禁止催吐。就医。
消防措施
危险特性: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。具有腐蚀性。
有害燃烧产物:氯化物。
灭火方法:采用雾状水、二氧化碳、砂土灭火。
泄漏应急处理
应急处理: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防酸碱工作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
小量泄漏:用砂土、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。
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。用泡沫覆盖,降低蒸气灾害。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